close
今天是2006年的2月15日
一年前的今天是一個我永生難忘的日子
也就是我所有申請的學校中最後一個截止期限
它代表著漫長的申請過程無論如何都得在這一天劃下句號 是種解脫
不過也代表著等待AD的煎熬正式開始 又進了另一個無間地獄
而好巧不巧 這間最後截止的學校 也是我現在就讀的Columbia

記得從前年底開始的申請過程 驚險程度不下一部好萊塢的懸疑驚悚大片
所有學校的申請文件都是經過老媽精準推算
加上可靠的Fedex鼎力相助 在截止的前一天寄到學校收發室
當時的我尚在服役中 苦情地在軍團擔任工程官
每天的生活都是製作工作計畫 畫施工圖 辦理招標事宜 工地現場監工
和廠商大玩心理遊戲外還要和民意代表及不知名的國防部長官搞攻防戰
申請學校對當時的我來說 根本就是自找的苦差事
最早會答應父母在軍中就同時準備申請學校的我顯然是太天真了
這樣的決定 讓好不容易能放假離開營區的我
回到家中只要睜開眼睛就是面對電腦螢幕
沒日沒夜地做著號稱建築系學生申請學校時最具份量的作品集
什麼托福 GRE的準備根本不在我的規劃之內(規劃了也沒空準備吧...)
一開始就打算無論如何我是不會考第二次了
反正實際上我也真的沒有時間考第二次
至少可以安慰自己因此省了父母不少銀兩(還省了補習費耶 老爸老媽...)
可能2004年真的不是我走運的年 電腦三不五時的搞罷工
在我第一版作品集完成度好不容易超越80%的同時 硬碟竟然就這樣給我掛了
隔一個禮拜後 筆記型電腦的螢幕也掛了...Orz
換好新的硬碟 作品集的進度也當場回到原點重新開始 時間已經是十二月底
(是說要像我這麼天兵沒有定時存備份檔的人也不多吧...)
而這時已經很多學校都過了截止期限了(MIT , Princeton , UCB...)
想想真的很誇張 十二月底了 大部分學校的截止期限都在一月初和一月中旬
而當時的我 確定有的申請資料只有托福和GRE成績 最多加個大學成績
推薦函也都還沒到手 SOP還在醞釀中 作品集得重新開始...
(因為我一直到十二月初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該開始準備了...)
還能有人的狀況比我更糟的嗎 我想我的經驗應該是相當好的勵志故事吧

或許是新的一年我的運勢走旺了 還是沒有退路的險境激發了我的潛力
重新開始的作品集在兩週共計五天的放假中奇蹟般地趕了出來
老師的推薦函也拿到了其中的兩封(真是感謝老師們的配合)
別樹一格(或者該說是惡搞)的SOP
也在最後一刻交到了友情贊助的校稿小組手上
(感謝Chris和Jade上飛機出國玩耍前熬夜幫小弟校稿)
最後就是看我自己這個印刷工廠能不能準時出貨 趕上學校的截止日期
當時怕作品集送印很難控制品質 加上自己人在軍中又不能殺去印刷廠監工
一開始就決定要自己用家庭代工廠的方式一頁一頁印 再送影印店裝訂
為此我特地物色了一部經濟實惠的印表機
(我跟Canon的革命情感就是這樣建立的)
選了市面上磅數最重的霧面相片紙
(作品集頁數實在太少 紙厚點好歹增加點份量)
之後的放假日 就全心投入列印的工作
當時的產能就剛好是一個週末可以完成兩本作品集
正好足以應付每週截止期限到的學校需求量
而在列印的同時我仍然進行的作品集的細部修改作業
也因此我可以驕傲的說(阿Q的說...)
"我送給每間學校的作品集都是獨一無二的..."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一間學校拿到的是完成體...)

這樣的作業持續了整個一月
到了二月 原先表訂年後才能退伍的小弟因為積假過多
在小除夕當天就提前退伍了
而也就是在當天我送出了最後一份申請資料 申請Columbia的MsAUD
也是在當天 因為公事繁忙一直無法抽空完成推薦函的教授
打了電話通知我他已經把我的推薦函寄出了
所有申請學校的繁雜作業 都在同一天劃下了休止符
雖然接下來預計會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得面對等待AD的煎熬
不過套句政治人物的八股台詞
“美好的一仗我已經打過...“
好好的享受一下生活才是當時腦中唯一的想法啊...

2005年也真的為我的申請過程帶來了新的氣象
過完年後不久 距離Columbia截止日期不到兩個禮拜的時間
人在誠品敦南閒晃的我接到了老媽的電話
經過一字一字的小心轉述之後總算確定拿到了第一封的AD
而且就是讓我沒有理由拒絕的Columbia
(唯一會讓我有可能放棄Columbia AD的學校也不敢抱任何期望啦...)
這樣的結果讓自己為了申請學校所受的折磨當下都被拋到腦後
花了一個月預官薪水買來犒賞老媽的LV皮夾也不算什麼了
(是說要付學費的老爸可能沒想得這麼輕鬆啦...)
或許很多人會說 申請學校看的還是命 沒有什麼絕對的
不過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被老師嚇到 或是被電腦及一些突發事件擊倒
仍然完成了所有的申請程序而沒有中途放棄
至少這部份的工作是我確定自己能夠完成的
其他的部份 是不是能順利拿到AD
就交給老天爺吧...



後記 :
其實申請學校最困擾的是在決定申請名單的過程中
相關資料實在不容易取得 老師提供的資訊可能也沒有及時更新
當時我自己的申請學校名單
也是很草率的拿了一份全美排名資料就從第一鉤到第十
全都先丟了申請文件再說 雖然就結果論來說是成功的
不過其實這樣的方式往往是浪費時間金錢又不切實際
來美國讀書也已經九個多月 深感在台灣時對許多學校都有不實的偏見
卻沒有可以得到澄清的管道
希望自己未來就能就自己所知提供來自美國的看法給申請學校的同學或學弟妹
有機會的話 再把自己短時間申請學校時的策略和心得po上來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